受众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从业者,他们通常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,对信息质量有较高要求,渴望在快节奏的娱乐化内容之外,获得更有价值的深度对话
原因 当前短视频内容日趋浮躁,娱乐化信息过载,部分受众开始渴望更有深度的视频内容;同时,短视频等形态挤压长视频空间,平台亟须新的增长点,视频播客成为差异化布局的选择
两人对坐,麦克风相伴,镜头在对话者之间切换mdash;mdash;一度只闻其声的播客,正快步走向视频化,视频播客成为新焦点。罗永浩、陈鲁豫、于谦等名人纷纷入场,节目切片在社交平台被频频转发,带动这一形态的升温。
风起之下,多个互联网平台集体布局,争夺这一内容赛道。网络上视频播客一年赚百万的说法,更让不少普通人心动。但业内专家表示,目前视频播客仍具小众、精英色彩,并未摆脱播客长期面临的商业化难题,能否成为一门稳健的好生意,尚需时间验证。
名人入场视频播客升温
从企业家IP聊到AI对人类的影响,9月24日,罗永浩与周鸿祎长达四小时的对谈,将视频播客再次推入公众视野。这期节目切片也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,成为话题热点。
播客这一数字媒体形态源自美国,2004年我国推出首档节目《糖蒜广播》。直至2020年,中文播客节目数量突破一万档,这一小众形态逐渐进入更多受众视野。
此轮播客发展的显著变化在于从可听到可看。之前刷短视频比较多,但特别碎片化。一位40岁的互联网从业者徐州告诉记者,如今他更偏爱视频播客,信息量更大,观点更专业,能带来更多思考。
罗永浩、陈鲁豫、于谦、杨迪等知名人士陆续推出视频播客节目,更是有效带动赛道升温。例如,罗永浩首期节目邀请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,回顾其25年创业历程,时长近四小时,获得近300万播放量。陈鲁豫的新节目则邀请陈奕迅、窦文涛等嘉宾,在社交媒体上激起不小水花。
据B站披露,2025年第一季度,平台视频播客消费时长达259亿分钟,同比增长超270%,用户规模突破4000万。这类内容的核心受众,正是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从业者,他们通常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,对信息质量有较高要求,渴望在快节奏的娱乐化内容之外,获得更有价值的深度对话。
多个平台下场争夺用户
播客为何要走向视频化?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,一方面,当前短视频内容日趋浮躁,娱乐化信息过载,部分受众开始渴望更有深度的视频内容;另一方面,短视频等形态挤压长视频空间,平台亟须新的增长点,视频播客成为差异化布局的选择。
几大互联网平台已入局争夺用户。目前各平台已初步形成自身特色:B站主打明星与名人对话,节目时长常在一小时以上;小红书侧重社区化运营,突出轻量化观看,单集时长15至20分钟;抖音则相对谨慎,主要在抖音精选中开设专栏,邀请百万以上粉丝量级的创作者参与。
空闲的时候,我可以从头到尾看完一场深度对话,就像亲身参与其中;工作繁忙时,也能通过观看剪辑版快速获取核心观点。徐州说。这种长短结合的传播方式,为视频播客破圈提供可能。一期三四个小时的节目,完整版放在B站,高光片段则被剪成1分钟短视频,分发至抖音、视频号等平台,通过用户二创持续发酵。海外市场也提供了经验参照。在美国,视频化已成为播客发展的重要趋势。
商业化前景仍不明朗
随着各大平台的资源倾斜,视频播客千亿赛道格局初显视频播客内幕揭秘,一年赚百万等说法开始在网络上流传。然而,在热度背后,业内关于其商业化前景的讨论愈发激烈。
真的有必要吗?播客本是填补看不了视频的时间,视频化后和电视访谈有什么区别?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直言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则表示,当前兴起的视频播客,已经超出播客作为声音媒介的核心范畴,严格来说不应被纳入传统播客定义。
对创作者而言,视频化也意味着成本上升。做播客核心优势就是成本,一台麦克风加手机就能开工。播客主王怡表示,视频化后需兼顾拍摄、灯光、剪辑,尽管有平台扶持,她仍对入驻新平台持观望态度。
更关键的挑战还在于商业化。播客行业常被调侃天天喊破圈,年年是元年,正因变现困难。视频播客并未真正解决这一难题。张书乐表示,目前视频播客变现仍以广告赞助和商业植入为主,但转化效果有限,更多服务于品牌宣传,且资源集中于名人与大V,普通创作者难以复制,整体来说,这只是极少数人可以参与,且极为垂直的生意。
受众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从业者,他们通常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,对信息质量有较高要求,渴望在快节奏的娱乐化内容之外,获得更有价值的深度对话
原因 当前短视频内容日趋浮躁,娱乐化信息过载,部分受众开始渴望更有深度的视频内容;同时,短视频等形态挤压长视频空间,平台亟须新的增长点,视频播客成为差异化布局的选择
两人对坐,麦克风相伴,镜头在对话者之间切换mdash;mdash;一度只闻其声的播客,正快步走向视频化,视频播客成为新焦点。罗永浩、陈鲁豫、于谦等名人纷纷入场,节目切片在社交平台被频频转发,带动这一形态的升温。
风起之下,多个互联网平台集体布局,争夺这一内容赛道。网络上视频播客一年赚百万的说法,更让不少普通人心动。但业内专家表示,目前视频播客仍具小众、精英色彩,并未摆脱播客长期面临的商业化难题,能否成为一门稳健的好生意,尚需时间验证。
名人入场视频播客升温
从企业家IP聊到AI对人类的影响,9月24日,罗永浩与周鸿祎长达四小时的对谈,将视频播客再次推入公众视野。这期节目切片也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,成为话题热点。
播客这一数字媒体形态源自美国,2004年我国推出首档节目《糖蒜广播》。直至2020年,中文播客节目数量突破一万档,这一小众形态逐渐进入更多受众视野。
此轮播客发展的显著变化在于从可听到可看。之前刷短视频比较多,但特别碎片化。一位40岁的互联网从业者徐州告诉记者,如今他更偏爱视频播客,信息量更大,观点更专业,能带来更多思考。
罗永浩、陈鲁豫、于谦、杨迪等知名人士陆续推出视频播客节目,更是有效带动赛道升温。例如,罗永浩首期节目邀请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,回顾其25年创业历程,时长近四小时,获得近300万播放量。陈鲁豫的新节目则邀请陈奕迅、窦文涛等嘉宾,在社交媒体上激起不小水花。
据B站披露,2025年第一季度,平台视频播客消费时长达259亿分钟,同比增长超270%,用户规模突破4000万。这类内容的核心受众,正是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从业者,他们通常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,对信息质量有较高要求,渴望在快节奏的娱乐化内容之外,获得更有价值的深度对话。
多个平台下场争夺用户
播客为何要走向视频化?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,一方面,当前短视频内容日趋浮躁,娱乐化信息过载,部分受众开始渴望更有深度的视频内容;另一方面,短视频等形态挤压长视频空间,平台亟须新的增长点,视频播客成为差异化布局的选择。
几大互联网平台已入局争夺用户。目前各平台已初步形成自身特色:B站主打明星与名人对话,节目时长常在一小时以上;小红书侧重社区化运营,突出轻量化观看,单集时长15至20分钟;抖音则相对谨慎,主要在抖音精选中开设专栏,邀请百万以上粉丝量级的创作者参与。
空闲的时候,我可以从头到尾看完一场深度对话,就像亲身参与其中;工作繁忙时,也能通过观看剪辑版快速获取核心观点。徐州说。这种长短结合的传播方式,为视频播客破圈提供可能。一期三四个小时的节目,完整版放在B站,高光片段则被剪成1分钟短视频,分发至抖音、视频号等平台,通过用户二创持续发酵。海外市场也提供了经验参照。在美国,视频化已成为播客发展的重要趋势。
商业化前景仍不明朗
随着各大平台的资源倾斜,视频播客千亿赛道格局初显视频播客内幕揭秘,一年赚百万等说法开始在网络上流传。然而,在热度背后,业内关于其商业化前景的讨论愈发激烈。
真的有必要吗?播客本是填补看不了视频的时间,视频化后和电视访谈有什么区别?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直言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则表示,当前兴起的视频播客,已经超出播客作为声音媒介的核心范畴,严格来说不应被纳入传统播客定义。
对创作者而言,视频化也意味着成本上升。做播客核心优势就是成本,一台麦克风加手机就能开工。播客主王怡表示,视频化后需兼顾拍摄、灯光、剪辑,尽管有平台扶持,她仍对入驻新平台持观望态度。
更关键的挑战还在于商业化。播客行业常被调侃天天喊破圈,年年是元年,正因变现困难。视频播客并未真正解决这一难题。张书乐表示,目前视频播客变现仍以广告赞助和商业植入为主,但转化效果有限,更多服务于品牌宣传,且资源集中于名人与大V,普通创作者难以复制,整体来说,这只是极少数人可以参与,且极为垂直的生意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,宏碁新款暗影骑士?龙16英寸电竞游戏本现已上架,搭载R9794...
,据SamMobile报道,三星似乎已开始更新其部分应用程序以支...
感谢IT之家网友航空先生的线索投递!,根据韩国媒体TheElec...
近年来,我国健康险市场实现快速增长。作为国内第一家经批准设立的专...
5月30日,中建商砼青年志愿者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,联合东湖高新...
?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(刘睿祎)早春三月,春意正浓。3月6日,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