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3日从青海省海西州政府获悉,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海西州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50亿元大关。
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,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“聚宝盆”美誉的柴达木盆地,区域面积30.09万平方公里,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,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。
据介绍,2023年,海西州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核心,农牧业各项工作成效显著,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50亿元大关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突破2万元大关。
为解决农畜产品惜售滞销、农牧民增收乏力等问题,海西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、一次性种粮补贴3.91亿元的基础上,州县两级财政积极筹措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缺口资金4010万元、藜麦种植补贴1200万元、种养殖业补贴和防灾保畜应急饲草储备资金8055.49万元,全方位支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。
海西州开展盐碱地改良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及综合开发利用试点,格尔木采用“洗盐+滴灌”方式选育耐盐碱作物,种植139亩油葵取得良好效果;德令哈采用“打井取水+漫灌洗盐”方式,对2000份燕麦品种开展耐盐碱品种筛选,出苗率达20%。德令哈建立科研示范基地2处,试验基地200亩、示范基地2万亩,推广种植燕麦、苜蓿等耐盐碱饲草4.5万亩,青干草亩产达到400公斤,盐碱荒漠地区饲草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。
经行业统计,2023年,海西州粮食、油菜、蔬菜、枸杞、饲草产量分别达到17.2万吨、1.28万吨、6.24万吨、9.05万吨、12.5万吨,同比增长8.2%、2.7%、16.6%、3.7%、14.7%。全州牛羊分别出栏11.75万头、166.75万只,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。
2023年,海西州官方印发《海西州实施科技支农“十大行动”方案》,聚焦春耕生产、种畜鉴定、新品种选育推广、绿色食品标准化技术、农机具检修等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,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02期,培训农牧民1932人,拍摄推送“农技小课堂”短视频36期,着力解决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今年完成试验播种和藜麦新品种示范推广3500亩,引进培育藜麦、枸杞良种33个,主要粮食作物、饲草等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生产。
此外,海西州在杭州、宁波建设101家“神奇柴达木”优品窗口,省内建成5家“神奇柴达木”优品旗舰店,推进落实22种“神奇柴达木”优品产品上架“浙里淘”并产生订单,海西农畜产品入驻台州、温州近60家大型商超和直营店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,宏碁新款暗影骑士?龙16英寸电竞游戏本现已上架,搭载R9794...
,据SamMobile报道,三星似乎已开始更新其部分应用程序以支...
感谢IT之家网友航空先生的线索投递!,根据韩国媒体TheElec...
近年来,我国健康险市场实现快速增长。作为国内第一家经批准设立的专...
5月30日,中建商砼青年志愿者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,联合东湖高新...
?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(刘睿祎)早春三月,春意正浓。3月6日,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