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助国粹与茶饮融合,一批中药茶饮品牌正从众多奶茶店里“杀出重围”,掀起药食同源的养生“飓风”。一批背靠中医馆或药企跨界开设的品牌门店频现网友打卡笔记,释放出中药茶饮赛道火热的信号。
“中国人的饮食自古讲究‘顺时而为’,中药茶饮销量亦受季节影响。”湖南九芝堂坡子街分店店长、执业医师李美林向记者介绍,众多中药茶饮中,消暑解腻的冰镇酸梅汤是夏季销量王,待秋冬干燥,润咽养肺的小吊梨汤便崭露头角。
《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》显示,中国18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.7%,药食同源+滋补类成为新生代消费选择。
受年轻人热捧的中药茶饮究竟有何魔力?记者走访湖南本土4家中药茶饮门店发现,中药茶饮多用“罗汉果”“甘草”等甜味药材替代奶茶中原有的调味糖,在中和药材苦辛酸涩、保证饮品风味的同时,辅以“温补”功效,迎合了年轻人力求省事的养生需求。
前有啤酒加枸杞,后有可乐泡党参。与中老年群体相比,年轻一代的养生行为明显沾染了“佛系”与“朋克”的味道,“药食同源”的理念也在不断被解构与重塑。“反正没坏处,喝着多少有点心理作用。”在27岁湖南教师徐敏眼中,夜间是舍不得睡觉的私人时光。为缓解因晚睡导致的脾胃虚弱,熬夜灌“陈皮饮”已成为她的生活常态。
“中药茶饮没有太多的‘科技’与‘狠活’,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胃。”正在长沙旅游的“95后”游客康倩说,不同于传统奶茶模糊不清的配料表,中药茶饮使用的原料清晰可见,部分店员还会询问消费者身体状况,根据个人的虚实寒热为其进行个性化推荐。
但追求养生,也不能将希望全然寄托于中药茶饮之上。李美林表示,中药茶饮虽好,但并非适合所有人,也绝不是灵丹妙药;想要追求身体康健,仍应回归到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,宏碁新款暗影骑士?龙16英寸电竞游戏本现已上架,搭载R9794...
,据SamMobile报道,三星似乎已开始更新其部分应用程序以支...
感谢IT之家网友航空先生的线索投递!,根据韩国媒体TheElec...
近年来,我国健康险市场实现快速增长。作为国内第一家经批准设立的专...
5月30日,中建商砼青年志愿者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,联合东湖高新...
?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(刘睿祎)早春三月,春意正浓。3月6日,在...